(
课件网) 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 ︽十五夜望月︾ ︽寒 食︾ 三首诗 《寒食》 传统节日 《迢迢牵牛星》 民间传说 《十五夜望月》 传统节日 读诗题,想想这三首诗分别在写 什么内容。 总览古诗 明确主题 总览古诗 明确主题 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哪一个,在这个有意义的节日里你会做什么?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 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寒 食 交流预学 知悉节日 注释 ①〔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曰,禁烟火,只吃冷食。民间传说中寒食节常与介子推有关,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 食 交流预学 知悉节日 注释 ①〔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寒食熄灭冬季旧火,清明重新取火,意在获得一年新的生命力。 唐代常在清明时节取柳树之火,皇帝会把最早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十五夜望月︾ 交流预学 知悉节日 注释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 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十五夜望月︾ 交流预学 知悉节日 注释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1日,中秋节与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韩翊,字君平,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他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hóng xiá 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规定,“斜”与末句“轻烟散人五侯家”的“家”押韵。 自由读诗,读准读通。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 王建,字仲初,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世称王司马。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自由读诗,读准读通。 qī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 qī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hóng xiá 自由读诗,读准读通 比较读诗 感受风俗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自由读诗,画出两首诗中写到节日风俗的诗句。 “传蜡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