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2810

9.2 项脊轩志 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990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项脊,轩志,课件,4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明·归有光 目录 导入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导入新课 1 予读震川文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黄宗羲 学习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3.品读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代昆山人,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崇尚唐宋古文,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9岁能文, 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66岁病死于任上。 8岁丧母,23岁娶妻,27岁时丧妻。 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提倡唐宋古文。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 归有光为“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人。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 作者介绍 他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 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极富人情味。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归有光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均未超过千字。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业,并对王维发了议论; 作者介绍 新知探究 2 解题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言其窄小———如颈脊之间,故名。 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以此自勉———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自号项脊生,立下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志”: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常常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丰富多样。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记”物,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志”则大多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含义: 稼轩:辛弃疾,退隐江西上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聊斋:蒲松龄,摆茶水请路人聊天讲故事,作为《聊斋志异》的素材。 饮冰室:梁启超,《庄子 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表达的是为人臣者的忧国忧民! 惜抱轩:清代散文家姚鼐,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爱惜身体的意思。 陋室:刘禹锡 书斋雅趣 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