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所做的观察; 通过描写翠鸟动作的语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了解“我”对翠鸟动作所做的细致观察,; 通过学习,学会留心观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所做的观察; 2.通过描写翠鸟动作的语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了解“我”对翠鸟动作所做的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本课词语,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美丽的翠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这美丽的小精灵。(学生齐读课题) 深读领悟 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把有关的词句圈画出来。 预设1:从描写颜色的词语中看到了一只漂亮/美丽的鸟。 引导学生关注描写颜色的词“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感受色彩的艳丽。(板书) 出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作者不同部位(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板书) 预设2:从“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翠鸟的漂亮。 引导观察鹦鹉,鹦鹉不同部位的颜色是怎样的呢? 出示鹦鹉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鹦鹉不同部位的颜色。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长嘴 ( )的( ) 我们学着作者的样子,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发现了鹦鹉各个部位颜色的不同,感受了鹦鹉的漂亮,翠鸟可比鹦鹉漂亮多了。 朗读感受翠鸟的色彩艳丽,注意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①指名读; ②比赛读; ③齐读。 看到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作者产生了哪些疑问呢?(出示第三自然段,并齐读) 你知道小鸟要做什么吗?(捕鱼) 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圈出翠鸟捕鱼的关键词,并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板书:冲、飞、衔、站、吞) 换词比较:作者运用动词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翠鸟捕鱼的过程,如果老师把这些动词换一换,你觉得好不好? 出示句子: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跳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叼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吃了下去。 组织交流。 ①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冲”的迅猛,“衔”的悠闲,“吞”的速度快,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感受作者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②引导学生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除了动词,还有哪些词也让你感受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请你画上横线。(“一下子”“一会儿”) ③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④播放翠鸟捕鱼的短视频,感悟作者细致地观察。 课堂小结 作者之所以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美丽,把翠鸟捕鱼写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他经过了细致地观察。因此,我们也要学会留心观察。 四、拓展阅读: 菁莽《翠鸟》(节选)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且背诵下来;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认真地观察它的外观,把观察后的发现写出来。 六、板书设计: 羽毛———翠绿 外形 翅———带蓝色 长嘴———红色 搭船的鸟 动作 冲、飞、衔、站、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