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 解析:由反应①可知,H2O2可用来制备O2;反应②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反应③体现了H2O2的还原性。 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的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是( ) A.Na、Ca、Mg、Al、K B.Na、K、Zn、Fe、Hg C.Zn、Fe、Cu、Ag、Sn D.Mg、Al、Zn、Fe、Pb 解析:A项中的金属均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B、C、D项中的Zn、Fe可以用H2、CO或C还原得到。 √ 3.某化学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中存在两处错误 B.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C.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D.若要干燥氯气,可使用碱石灰 √ 解析:A.该装置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未进行尾气处理,使用的是长颈漏斗,收集Cl2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该装置中存在的错误不止两处,A错误; B.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浓盐酸不能全部被消耗,B错误;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C正确; D.氯气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D错误。 4.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SnO2被还原 B.a的值为3 C.氧化产物有两种 D.每生成1 mol CO2转移8 mol电子 √ 解析:反应中S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正确; 由质量守恒可知,M为CO,a=2,故B错误; C被氧化生成CO和CO2,即氧化产物有两种,故C正确; 由化学方程式2SnO2+3C===2Sn+2CO↑+CO2↑可知,每生成1 mol CO2,消耗2 mol SnO2,转移8 mol电子,故D正确。 √ 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该反应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故C正确; 经该方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H+,呈酸性,需要再处理才能排放,故D正确。 6.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含有剧毒的H3AsO3,可加入SnCl2除去H3AsO3并回收A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nCl2+12HCl+2H3AsO3===2As↓+3H2SnCl6+6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剂是H3AsO3 B.还原性:As>SnCl2 C.M为H2O,是氧化产物 D.每生成2 mol As,还原剂失去6 mol电子 √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锡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砷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所以还原剂是SnCl2,氧化剂是H3AsO3,A错误; SnCl2是还原剂,As是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还原性: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