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①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②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外交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历史解释: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求同存异”中“同”和“异”的具体内涵,认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时空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对比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外交,得出“弱国无外交”的结论,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课,认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理解“万隆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活动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设问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始至终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多么?首次是何时由谁提出来的?其内容是什么?其深远影响是什么?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政策。建国后第一年里,同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 等敌视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和封锁禁运。 提出: 年, 在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第二年,中、印、缅三国总理积极倡导。 (3)内容: 。 (4)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 。 活动二:万隆会议 设问2: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什么方针使得会议圆满成功?这次会议的意义又是什么?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什么精神? (1)时间、地点: 年, (2)特点: (3)经过:针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提出“ ”的方针。 (4)结果(意义): 。 (5)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设问3:请列举建国初期我国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 ①奉行 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 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 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周恩来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④ 年,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进了 会议的圆满成功。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小组互评)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见课件)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状况: 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②美国对中国政策: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 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二.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时间、事件:1955年万隆会议; 2、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 3、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代表团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4、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万隆精神: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6、求同存异的“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异”是指:与会各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知识拓展】 1、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取得了民族独立,特别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