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学 八年级下册 本章培优训练 A组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1.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 为A2 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 也没有改变 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 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 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 反应,那么其中A表示的是 ,C表示的是 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 ,属于B 的有 ,属于C的有 (1CH,+20,点槛c0.+2H,0 (2)4P+50,点槛2P,0, A.注射器内有液体 (3)S0,十H,0点槛H,S0.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4C+0,点槛c0,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2.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6.如图所示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 述错误的是 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 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 空气 A.血液流经②后,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D.酒精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一隔 B.图中②模拟肺 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C.图甲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 D.图中①模拟的结构能清洁吸入的气体 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7.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 生成氧化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D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 物质 Fe C H, 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 在氧气中的 行呼吸作用 SO CO H2O 燃烧产物 Fe2Oa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 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4.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部分显蓝色 00 8.基本概念是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丙 ●”表示A原子 “○”表示B原子 开川)大系 并列关系 A.物质甲是单质 155 拓展与培优 ⑧0 收集一瓶CO, 所用的时间s 关於 父叉关别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 选项 概念X 概念Y X与Y的关系 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率外,还在研究 的影响。 A 氧化反应 纯净物 相同关系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 B 单质 纯净物 并列关系 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 C 化合物 氧化物 包含关系 修改,使大理石的 也相同。 (3)要准确测量CO2气体的产生速率,理论上 D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交叉关系 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 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红砖粉对 量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能否起催化作用: ①A、B试管中均盛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 1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进行实 溶液: 验探究时,向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白色块状固体, ②向A中加人1克红砖粉,分别将带火星的木 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条放置在A、B试管口,A管口木条复燃,B管口木 (1)某同学猜测此气体为CO2,验证它的实验 条不复燃; 方案如下: ③反应结束后,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得到滤渣; ④观察滤渣的颜色和状态; 此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⑤称量滤渣的质量为1克; ⑥将滤渣加入到B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 写出验证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条,木条复燃。 (2)该同学想制取和收集该气体,若用图A装 请回答: 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该从 (填“a”或“b”) (1)在探究过程中做的是 实验 端导入。 (2)通过实验②你得出的结论是 (3)设计实验⑥的目的是 (4)若省掉步骤④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你的理由是 B 若省掉步骤⑤能否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