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0518

12.动物与植物表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31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动物,植物,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 《动物和植物》单元 12.动物与植物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动物和植物》 课题 10.动物与植物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 微生物 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一~二年级 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归纳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征。 科学思维 能准确判断机器狗、人以及仿真花、人造草坪等是否属于动物或植物,并阐述理由。 探究实践 清晰地说出人和黑猩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深入理解动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态度责任 明确动物与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生物的概念,能判断生活中的仿真动物与植物是否为生物,并说明判断依据。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征;理解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明确生物的概念。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准确区分动物和植物;深入理解人和黑猩猩的差异与联系;正确判断仿真动物与植物是否为生物,并阐述合理的判断理由。 教学 准备 教师:1.制作包含各类动物、植物图片以及相关动画的教学课件,涵盖教材中的典型图片和一些拓展性的生物素材。 2.准备一些实物或模型,如仿真花、玩具动物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3.为学生准备记录表格,方便学生在讨论和观察过程中记录关键信息。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课题 1.播放一段充满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纪录片片段,片段中展现动物的活动场景(如觅食、奔跑、繁殖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发芽、开花、结果等)。 2.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意图解析】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自然纪录片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探索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奠定基础,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动物的共同特征(12 分钟)) 1.展示教材中一系列动物的图片,包括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动物的行为、形态等方面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找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讨论问题可包括:“动物都需要做些什么来维持生命?”“动物会有怎样的生长过程?” 等。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补充,梳理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如需要进食获取营养、会生长发育、能够繁殖后代、会死亡等,并将这些特征写在黑板上。 4.针对 “机器狗是动物吗?人是动物吗?” 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新一轮讨论。让学生依据刚刚总结出的动物共同特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本质特征。 【意图解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小组讨论,主动探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对 “机器狗” 和 “人” 的讨论,能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