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6349

【大单元整体教学】2.5《多彩的花》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124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整体,单元,教学,多彩的花,设计,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校园里的植物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三、学业要求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校园里的植物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植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也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类生物。但与动物相比,学生对植物的关注相对较少。鉴于此,本单元围绕植物这一核心概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认知特点,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先带领学生认识植物的两种器官 叶和花,再学习观察与记录植物体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植物身体的秘密,激发他们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叶和花的形态结构,初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并感知植物的丰富多彩。其中对叶与花的观察,为后续学习植物的营养与繁殖等内容打下基础。此外,本单元所学的对植物器官与植物体的观察方法,也为学生进一步观察植物的其他器官如根、茎、果实和种子,奠定了基础。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归纳等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和动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和生长过程;知道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需要环境条件。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索实践: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责任态度: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共设计3课,包括《各种各样的叶》《多彩的花》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呈现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结构。从观察植物的器官入手,逐步过渡到对植物体的认识上。整个单元依托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方面的初步知识与观察方法。 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叶》通过搜集树叶、运用不同感官观察树叶形状,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它们结构上的相同点。第二课《多彩的花》和第一课的思路基本一样,搜集各种花、观察花的形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认识花的形状结构特点。叶和花只是植物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认识整株植物,教材安排了第三课《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认识更多常见植物,掌握观察、记录植物特征的方法。 主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喜爱要多于植物。尽管花、草、树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没有像观察小动物那样认真观察过。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叶和花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相同点。 科学思维:运用联想和归纳的方法,比较叶和花的形态结构。 探究实践: (1)能用看、摸、扇闻、绘图等方法观察叶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