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6374

20《狼》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3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
  • cover
《狼》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狼》是蒲松龄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屠夫遇到两狼并杀两狼的故事。由于本篇文章是一篇文言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要求,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结合课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翻译理清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积累文言字词。这篇文章在内容上浅显易懂,故事性情:在教学地位上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以后的文言小说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文章的内容,因此本节课让学生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并不难。但是对于文章中的一些重点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内容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注意这方面内容的讲解。学生也具备了一定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所以在分析文中狼和屠夫人人物特点时可以尽量的让学生去分析,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整体思路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文学常识,并能够借助工具书翻译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字词“因此对于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清文章故事情节,积累文本中的文言字词。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我采取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养成乐于诵读的好习惯,并且学会默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意,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对于屠户和狼刻画的方法。 4.了解狼凶残,贪婪,狡诈的本性和屠户勇敢机智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了解熟悉文章故事情,掌握狼和屠户形象。(重点) 2.了解狼凶残,贪婪,狡诈的本性和屠户勇敢机智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资源运用 1.朗读法、讨论法 2.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狼的图片, 2.说出有关与狼的成语。 3.说说狼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设计意图:播放关于狼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说有关狼的成语,目的是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二)作者介绍,初读文本。 1.了解作者蒲松龄。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讲究知人论世,知其人,了解其生平,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文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作摘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学生大声自由读,并读课下注释,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4.小组合作复述故事情节(提示: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概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 (三)再读文本,深入赏析 1.解读作者笔下的“狼”。 (1)本文以狼为题目,不难发现狼是本文的主角,纵观全文你觉得文中哪个字能反映狼的本性?黠 (2)你能从课文哪些文句中看出狼具有“黠”这一本性?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应引导学生抓住“似”“甚”“洞”“攻”这些词,充分认识狼的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