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58602

9《黄山奇石》教案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5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黄山奇石,教案
  • cover
9《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一动不动”等多个词语。 教学难点:运用创设情景、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 导入: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 教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了解“奇”。教师:“奇”是什么意思 (奇怪、奇特、神奇、奇妙…… ) 3.读题。教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 初读课文。 过渡: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 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出示自读要求: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把它们的名称圈一圈。 2.关注词语,书写生字。 第一组词语: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 引导读准。关注“名、景、省”都是后鼻音。 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3)书写生字:南、些。 ①仔细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发现东同点:“南”字上短下长,“些”字上长下短。 ②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③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第二组词语:陡峭、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引导读准。 (2)变成短语读一读: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3. 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交流: 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预设1: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板贴名称。) 预设2: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2)发现; 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 预设1: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 预设2: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呢! 教师引导朗读:是啊,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猴子、狮子、金鸡”也在黄山聚会啦。(识记生字:仙。)学生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写得也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1. 学习第2自然段“仙桃石”。 (1)学生读第2自然段。 (2)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待。 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 教师:好像一个大桃子,这块石头真是奇特! (板书:好像。)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教师:大石头居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随机板书:飞、落。) 预设3: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盘,真有意思! 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石盘。 (3)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说它的形状,多有条理。教师指着板书梳理,师生合作读。 (4)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①借助板书介绍。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 ②创设情境介绍。 教师: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那个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 学生介绍,评价。 2.学习第3自然段“猴子观海”。 (1)创设情境,引出语段。教师:一边走一边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块有趣的大石头,瞧,在那边呢!(出示图片。) (2)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出示第3自然段。) 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3)交流画面,朗读提升。 故度大 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①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