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2024最新教科版) 1.我们周围的动物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到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科学思维目标 ●通过对校园或田野里动物的寻访,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探究实践目标 ●在“寻找动物”的体验活动中,能用简图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并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描述动物的特点。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观察、记录周围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倾听的习惯,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指向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5.2 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中的第二点“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本课从身边的动物引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田野里去寻找动物,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动物,了解校园或田野中生活着哪些动物,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聚焦板块,通过简单交流,列举我们周围的动物并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是怎样生活的 探索板块,学生到校园或田野里去寻找动物,并在寻访它们的过程中运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研讨板块,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并选择一种动物, 说一说它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认识。拓展板块,介绍更多自然界的动物,帮助学生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在成长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观察,同时他们在上学期“周围的植物”单元学习中获得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课中,教师将带领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有序探索校园或田野里生活着的动物。在观察中,学生将掌握一些寻找动物的简单方法,学习用简图记录下这些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引发研究动物的兴趣,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对周围动物的寻访中用图画进行记录,在观察中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难点:在“寻找动物”的体验活动中,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并能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描述动物的特点。 (四)教材解读 单元情境:自然界中的丹顶鹤。在告知学生它是动物的同时,也隐含着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情境文字有两个层次:一是使学生从自然界的动物联想到我们周围生活着的动物,可以通过动物的排泄物、踪迹等判断生活着的动物。二是触发单元学习情境,即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教材举了麻雀、蝴蝶、鱼、蜗牛、狗、蚂蚁、蚯蚓、鼠妇的例子。这些动物有天上飞的、陆地上爬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体现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教师也可以根据校园情况挑选合适的动物,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活动。 本课情境:背景是校园,有树、草坪、教学楼等,隐含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体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聚焦:从学生已经知道周围生活着一些动物,聚焦到周围生活着哪些动物,激发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寻找动物的兴趣。 探索:有两个层次,一是到校园或田野里寻找动物,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寻访活动;二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提示学生要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动物,这是本课寻访和整个动物单元学习的基本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珍爱动物、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提醒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不伤害动物的同时,也不要被动物伤害。 图片背景:图中学生们在校园里寻找、观察并记录动物。图中的画面提示学生可以在天空中、大树上、草丛和花丛中甚至泥土里寻找动物。 提示学生将动物生活的地方记录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指向动物与环境的联系。 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