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4342

【新课标】第六章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6.1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设计—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下

日期:2025-02-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6559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亚洲,特征,教材,版新,星球,商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设计 课题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商务星球2024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课标分解 1.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2.要能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特点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即先了解具体地理事物分布的事实,然后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突出特点。(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从世界第一大洲开始认识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不断深入学习认识大洲的自然环境。任何一个大洲,由于范围广大,自然环境较为复杂;自然环境又包括多种自然要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设计没有较全面地讲述大洲的自然环境,而是突出了地形、水系和气候三大自然要素。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对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较为模糊。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识别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气候和地形难以理解。学生对亚洲的自然景观(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和文化遗产(如长城、泰姬陵)兴趣较高。部分学生因考试压力而学习,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能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运用数据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通过地图,我能够知道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地形、地势特点,我可以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3.通过学习,能运用相关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关系和对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和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2.综合思维:通过地图,能够知道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地形、地势特点,我可以说出河流的分布与流向。3.地理实践力: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4.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评价任务 利用地图能够说出亚洲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利用地图能够说出亚洲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以及与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描述一个地区从哪几方面着手。 重点 能准确描述亚洲的位置和相对位置和说出亚洲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以及与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难点 亚洲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以及与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新学期热情导入这就是亚洲视频导入 激情而热烈的快闪音乐,学生比较感兴趣。2.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亚洲。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松散的假期中快速回到学校。视频让学生轻松进入到本节课中。 任务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讲授新课 【自主完成】1.找出赤道、20°W和160°E经线,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2.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等重要纬线,看看它们分别穿过亚洲的哪个部分,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3.观察亚洲所在的大陆以及濒临的海洋,描述亚洲的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