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讲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讲故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读———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本单元我们还要———读———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4课《司马光》。 2.揭示课题。 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司”字是平舌音,半包围结构,横折勾,横,口。司马是复姓,他源于西周时期的一个官职,掌管兵部。光是名。亲切的叫一叫他的名。大声喊一喊他的全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司马光7岁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认识文言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自己小声读读,读后想一想,这篇课文和以往学习的课文有哪些不一样? (文章很短,不好读,字很少,古文,文言文。) (2)小结: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这是一篇小古文,也可以叫他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师:这一课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学文言文,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一定能学好,有信心吗? 要想学好这篇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读文正音。 ①带拼音读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拼音版) (读得快的同学还可以读读这些带拼音的字。) ②拼读生字。 我们一起拼读这些字。 ③解决“没”字。 这个字(没:变红)在文中读什么?(出音节)为什么? 小结:多音字就是根据它在句子中的意思来判断读音的。 (2)读通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 谁来读一读课文。相机评价(a还读得不够通顺,没关系,我们可以听其他的孩子读。b声音响亮、字音准确) ②齐读课文。 我们一起读。 3.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1)范读。 要读好文言文还要读好句子的停顿。瞧!老师请来了“魔法棒”,它能帮助我们读好停顿。你听——— (2)各种方式读。 ①自读。 自己练练。 ②指名读。 请你读。(老师听出了你的停顿) ③教读。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在有“魔法棒”的地方,把字音拉稍微拉长一点儿。跟老师读一读。 ④练习读。 再自己读读。 ⑤推荐读。 我想请你们班的朗读能手来读一读,你们推荐谁? 真不愧是朗读能手啊!(掌声)我们一起来像他一样朗读。 ⑥齐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导学法。 要读懂文言文课文,老师教你们一招儿,就是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来理解。(出示课件) 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有一个数字标记,比如:在“庭”字右上角有一个数字②,在注释里也有一个数字②,它们是相对应的,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庭”的意思是“庭院”。这就是注释。(板书:注释) (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解决问题。 指名读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第一步:借助注释,理解字词。 第二步:圈出不懂的字词。 第三步: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温馨提示: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你刚才的学习成果。 (三)汇报交流。 1.理解字词。 (1)理解注释里的字词。 看到你们刚才学得那么认真,老师来考考你们。(指名检查词语意思) 庭:庭院。 瓮:口小肚大的容器。(图片比较瓮和缸①) ①请看这两幅图,哪个是瓮?哪个是缸?要是有人掉进里面,哪个不容易救起来?(瓮口小,瓮壁太滑,不好爬起来。)是呀!掉进装满水的瓮里,那就有生命危险。文中说“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