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6193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导学案(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231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历史,下册,七年级,答案,13课
  • cover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观察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新发展。 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盛况,从政府管理、对外政策和 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课前预习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1.背景:唐中期以后,受割据、 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 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2.辽宋夏金中外交通: (1)宋朝与西域、中亚的 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 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2)宋朝由于 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 频繁, 交通日渐发达。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 、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 及东非海岸。 3.元朝中外交通: (1)元朝建立后, 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 。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 等地区的联系。 (2)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进入 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 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1.市舶司: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船舶、 、货物及外商招徕等。 2.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 、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东海岸。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 时超过 140 个,主要分布在东亚、 、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其中,朝鲜半岛、日本和 等是与中国交往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 3.著名商港:广州、泉州、 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往来货物:在海外贸易中,中国以输出 、茶叶和丝织品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 、珠宝等。香料等多来自南亚、 、等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 50 种,到南宋激增至300余种。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1.原因: 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外物质、 的交流进一步密切起来。 2.引进来: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 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 受到重视。 任用波斯人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元朝还收集和翻译了一些阿拉伯医学书籍,《 》中记载了治疗骨折的方法。 3.走回去:中国的创造发明,如 、火药、指南针、纸币和 制度等输往国外,天文、历法、 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对亚欧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外销瓷器、 深受外国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仿制的瓷器,器型、花纹和色彩等,深受 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课后习题 1.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10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约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这反映宋代( ) A.产品行销世界 B.边界贸易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 2.《元史》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说明( ) A.元朝航海技术发达 B.元朝国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C.元朝南北经济差距 D.元朝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3.南宋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尚书省 4.下面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 注:市舶司设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 A.宰相权力的削弱 B.纸币的大量发行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商标广告的出现 5.宋元时期,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传制度等输往国外,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亚洲其他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