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7048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8427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擎着苍鹰, 带着一千余人如风一般走过一个大山岗,大家想知道他是谁 吗 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 · 密州出猎》,感悟 词人的豪放情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词。 2.把握词意,赏析出猎的壮阔场面,理解作者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重点 ) 3.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难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其文明白 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 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合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擅长行、楷, 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 · 密州出猎》是苏轼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 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 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 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 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 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 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文学常识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豪放派:语言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 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婉约派:语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 以情感为题材。 读出节奏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重点字词 (1)老夫:作者自称。当时苏轼三十九岁。 (2)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太守。 (3)聊: 姑且,暂且。 (4)黄:黄犬。 (5)擎:向上托。 (6)苍:苍鹰。 (7)胸:胸怀。 (8)胆:胆气。 (9)开张: 宽阔豪壮。 (10)持:拿着,握住。 (11)会:定将。 (12)挽: 拉,牵引。 (13)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4)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 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15)天狼:天狼,星名, 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词作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 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 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 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内容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 一首词,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 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之后叙述猎 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 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精读品析 1. “老夫聊发少年狂”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老夫今天要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写出猎之行,抒 兴国安邦之志,表达了作者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