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326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553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解析,原卷版,导学案,统一,建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目标】 ①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并建立蒙古政权,蒙古灭西夏、金的基本史实。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②知道元朝在中央、地方、边疆的统治措施,理解行省制度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知道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到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行省制度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的影响 【课前预习】 元朝的建立 蒙古政权 ①建立: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②扩张: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此后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朝的统一 统一 ①过程:1276年,元灭南宋。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今西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和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三、元朝的统治 1、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枢密院负责军政;设御史台负责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 2、在地方 ①措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除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直属中书省管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被称为行省制度。 ②影响: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3、在边疆地区 ①措施: 东南地区: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西北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②特点:因地制宜 三、元朝的民族交融 1、背景:各族以中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加强。元朝不断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2、表现: ①边疆各族内迁,同汉人等杂居相处; ②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③形成新的民族—回回,是我国回族的前身。 3、意义: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时空观念】观察元大都平面图,从其城市布局到机构名称,都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解析:儒学治国、推行汉化、皇权至上 探究二:问题:【唯物史观】有人说元朝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也有人说文天祥抗元值得敬仰,你是如何看待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的呢? 解析:二者并不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历史发展,应予以肯定;但元在统一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斗争,是正义之举,其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 探究三:问题:行省制是如何防止地方割据的呢?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的什么趋势? 解析: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得行省无山川险阻可守,难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探究四:问题:【家国情怀】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本课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些企图分裂祖国的势力及行径 解析:台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