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329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5501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导学案,对外交流,时期,金元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学习目标】 ①知道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历史解释)  ③知道中外文化交往的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宋元的交通及海外贸易。 学习难点: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课前预习】 发达的中外交通 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维持着与西域、中亚的交流。 宋朝:海路交通日渐发达。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繁荣的海外贸易 表现 (1)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2)贸易范围: ①宋元:近至朝鲜半岛、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湾。 ②辽金:与朝鲜半岛、日本、波斯、大食等国都有贸易关系。 ③地位: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1、原因: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展,使中外物质、科技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密切起来。 2、交往表现 ①西方传往中国: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 ②中国传往西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以及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宋朝海路交通发达的原因。 解析: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探究二:问题:【时空观念】对比两幅地图,说一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有何变化? 解析:宋代海外贸易以海路为主,元朝时期海陆并重,范围更广。 探究三:问题:【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解析: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基础。 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进步。 探究四:问题:【家国情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解析: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应以开明、尊重、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 【课后检测】 1.(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朝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C项正确;综上所述,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东汉、宋代、明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贸易。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宋钱趋之若鹜,宋钱几乎成为他们的国际货币。这说明宋朝( ) A.对外贸易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钱币制作精美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A 【详解】根据“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