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基础巩固】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属于“一代天骄”完成的主要业绩是( )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C.抗击倭寇,反抗侵略 D.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2.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金 ④统一蒙古 ⑤蒙古灭西夏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②③ 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图中空白处应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度 D.军机处 4.“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颗星星”。其中,形成于元朝的那颗“星”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回族 D.党项族 5.下面是李华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史上几个政权形势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 A.从和平到战争 B.从多族到一族 C.从中原到边疆 D.从分裂到统一 6.能够为“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依据的史实为( ) A.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的设立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设立 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D.四等人制的实施 【能力提升】 1.山东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发源地、革命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时间穿越到元朝,管辖山东地区的是( ) A.辽阳行省 B.行中书省 C.枢密院 D.中书省 2.行省虽有大权,但是重大民政军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央的许可也无权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兵,而且还必须定期觐见皇帝述职。这说明元朝行省制的实行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缓和民族矛盾 C.开拓疆域版图 D.获得人民支持 3.元朝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按内地汉族区域置行省,而设置符合该地区该民族特点的管理机构。例如在吐蕃地区设置政教合一的宣政院,对有些地处边远地区民族,在政治上从其本俗,在经济上也听任其固有形式继续存在。这表明元朝( ) A.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B.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C.民族交融互通有无 D.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结束了从五代以来的分立状态。北宋的统一不但在规模上不能和元的统一相比,而且在实际上,北宋的统一是在一个有限意义上的统一……元朝的大统一王朝的建立对于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的交往有重要意义,它还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下)》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与元朝统一全国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 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元朝时,为了加强对材料三图琉球地区的管理设置了哪一行政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拓展延伸】 1.忽必烈在位后期,行中书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指出,即使完成上述演化,行省仍保留了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这说明元代的行省具有( ) A.性质双重性 B.职能单一性 C.多元一体性 D.职权完整性 2.各朝史书对边疆民族的记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