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333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分层作业)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9093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分层,繁荣,经济,时期,金元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基础巩固】 1.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北宋时从越南引进,在我国东南地区推广的优质粮食作物是( ) A.占城稻 B.小麦 C.玉米 D.土豆 2.在浙江兰溪南宋墓中出土一条棉毯,缝有由81枚开元通宝和北宋钱币排列组成的6个互相连接的方胜纹图案。这说明宋代( ) A.农业经济发达 B.棉纺织业发展 C.纸币大量流通 D.海外贸易频繁 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这里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时间是(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棉花帝国》一书中提到:“对于棉花,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将它的恒久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历史上,江淮和川蜀一带对棉花的熟悉开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如图至如图是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历史探究活动中搜集到的图片,据此推断,他们所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南宋海外贸易范围扩展 C.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D.宋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6.从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到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这促进南方的开发。这些现象反映出,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 )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D.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能力提升】 1.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 ) 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 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 2.《宋史·食货志》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交子的出现( ) 完全替代蜀地的铁钱 B.反映宋代商贸的繁荣 C.有利于海外贸易发展 D.得到中央政府的认证 3.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区域分布状况,据此推断准确的是( ) 不同时期各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百分比: 地区 汉平帝原始二年 宋神宗元丰元年 黄河流域 75 35 长江流域 23 58 珠江流域 2 7 A.边疆地区获得开发 B.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宋元科技成就显著 D.民间贸易十分活跃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长安城内主要市场为东、西市,其中东市在皇城外东南部,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宅第,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达官显贵需要。西市在皇城外西南部,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其中东市平面图如下: ———摘编自肖爱玲《古都西案:隋唐长安城》 根据材料一指出东西两市在商品经营上的差异,并指出东市平面图上呈现的店铺哪些类别? 材料二:北宋中叶,汴京城人口不断增加,住户纷纷打通坊墙,临街设门。市内和坊内的店肆也都争先恐后朝着街面开设,以招徕顾客,固定的店铺更多地代替了摊席……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二三层楼的酒家,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坊市设置以及仓除按时开闭的问题已不存在,举行夜市完全没有拘束了。城市里每徒南露红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与材料一中的长安城相比,材料二中北宋的汴京城在商业发展上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北宋纸币铜版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