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490

统编高中必修下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228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必修,第一,单元,庖丁解牛
  • cover
(课件网) 庖丁解牛 《庄 子》 复习重点 1. 再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巩固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掌握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的方法。 2. 再次欣赏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之高超。 3.深入学习庄子以故事说明道理,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点,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 一、再访庄周 庄周(约前369—前286),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的。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直,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净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任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主要思想:(1)哲学上,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2)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是遵循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3)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主要作品: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著有《庄子》。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旧的经济结构被破坏,旧贵族阶级没落,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士人学子们为了推行自己的学术见解孜孜不倦地游走四方。此时生活在贫困边缘的庄子,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残酷性有着比常人更直观、更清醒的认识。《养生主》一文就体现了庄子保全本性、延续精神生命的思想。 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在该篇的开头,有一段话可视为全文的总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无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接下来用几则寓言加以阐释,《庖丁解牛》就是其中的第一则。 写作特色: 1、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 2、《庄子》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凭空虚设,海阔天空,放纵自由,宏伟壮丽,诙谐怪异。 后世影响及评价: 《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解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李白:“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苏轼: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南怀瑾论及儒、释、道时有这样一番比喻: 儒家是粮食店,没有儒家,我们的精神就要挨饿。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