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语文试题 提示:本试卷共120分,其中卷面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答案均涂写在答 题卡指定区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语文,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看见了小站月台上的几根淡蓝色的木栅栏和灿烂的杏 花,感到了生活的暖意;我们看到了丁香枝上的一柄花蕾,产生了联想;我们看到同学们 玩竹节人时别出新裁的做法,不禁会心一笑;我们想让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寻宇宙的奥 秘;我们也明白了,科学的灵感属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和具有 精神的人。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栅栏(shan)B.花蕾(rui)C.别出新裁(c6i)D.着陆(zhu6) 2.语段中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锲而不舍B.聚精会神 C.理直气壮 D.奋不顾身 3.请根据提示将古诗文补充完整。(8分) 读古诗,我们可以看见景色,体会情感。《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①”两 句写出了绿树青山的田园风光,营造出远离尘嚣的境界;《宿建德江》中“②,江清 月近人”写在船上看到的景色,诗人将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了诗句中;《西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③,④”两句写出了疏星的寥落和阵雨的轻微,营造 出清幽,恬静的气氛;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⑤,⑥”两句写出了黄 河曲折绵长、气势磅礴的特点;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⑦一,⑧”两句写 庭院内景,环境洁净清幽,表现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班级开展“奋斗的历程”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4~6题。 4.下列深入体会作品思想感情的方法中,不太适宜阅读红色故事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典型的事件,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B.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关注用具体事例印证观,点的写法。 C.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及场景描写,体会其中蕴含的感 初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出卷网创建 情。 D.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这学期,你一定阅读了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值得歌颂。请你仿照例句, 再写一个事例。(2分)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诠释了无私的奉献精神;黄继光挺胸堵枪眼,展现出无畏的英雄 气概; 6.同学们搜集反映革命传统的诗歌作品,准备编辑一本诗集。请你为诗集命名,并 撰写100字左右的前言。(提示:前言可以介绍这本诗集的内容、特色,表达对读者的期 望等。注意:诗集不能以本次活动的主题命名。)(5分) 7.读《童年》时,小语摘录了描绘阿廖沙生活的一段话。请你结合句中阿廖沙的表现 推断这段话可能出自《童年》的哪个部分,并阐述理由。(4分) “我也开始挣钱了。每到节假日,一大清早就背起麻袋,走街串巷地去拾牛骨头、破 布、废纸以及废铜烂铁,卖给收破烂的。” A.阿廖沙的父亲去世,他来到外祖父家。 B.阿廖沙被外祖父赶去人间。 出自 ,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1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8题。(2分)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师塔前江水东”一句,一静一动,一纵一横,给人开阔而富有动态的空间感。 B。“春光懒困倚微风”中的“懒困”既是诗人的感受,也传递出春光独有的神韵。 C.三、四两句的观察视角由远及近,从乍见花丛,到近前细赏。这两句诗体现出 诗人赏花时的喜悦心情。 初-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出卷网创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