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部分 常考专题突破 专题九 文明交流与互鉴 线索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西汉 陆上丝绸 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 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 用 寻路 海上丝绸 之路 汉武帝时期开辟,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锡兰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唐朝 遣唐使来 华 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对日本 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开放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 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宋朝 海外贸易 发展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海路 形成多条航线; 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入欧洲 繁荣 续表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元朝 马可·波罗 来华 忽必烈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米华,归国后写 成《马可·波罗行纪》,激 起欧洲人对东方世 界的极大向往 繁荣 中外交通 新局面 (1)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 区。 (2)海路: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 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 期。元朝时与 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 续表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明朝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 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 的远航增 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 和友好往来 续表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明朝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后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 军”抗击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 基本解 除 冲突 葡萄牙攫取 在澳门的居 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 住权 续表 时期 事件 概况 交往特点 清朝 郑成功收复 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 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 祖国怀 抱 冲突 雅克萨之战 1689年(康熙帝时),中俄签订了第一个 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闭关锁国政 策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 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 于世界 历史的发展进程 封闭 续表 线索二 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 线索三中国现代外交成就 阶段 概况 影响 塑造国际 新秩序的 中国理念 (20世纪 40年代 末—60年 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该政策是 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 冲破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 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 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 与合作 阶段 概况 影响 步入世界 舞台,推 进大国关 系稳定发 展(20世 纪70年 代)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 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 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 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 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 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局 势 续表 阶段 概况 影响 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 展的坚定 力量(20 世纪80年 代至今) ①拓展多边外交,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②为解 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 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 力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 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 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续表 线索四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时期 史实 影响 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