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虎门立志,精神不灭三千载;粤海销烟,将士流芳十万年。”这副对联纪念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收复新疆 C. 黄海大战 D. 护国战争 2. 2024年南宁市举办了“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参展的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 以下历史事件和影响对应正确是( ) 事件 影响 A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 《辛丑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七七事变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 台儿庄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A B. B C. C D. D 4. “洋务运动使中国第一次有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开了新生产力进入中国的先河。”材料可用于研究洋务运动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措施 D. 影响 5.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设立的南满洲株式会社就取得了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经营权,又霸占了抚顺、烟台、本溪湖等处煤矿任意采伐。这反映列强对中国进行( ) A. 军事打击 B. 领土侵占 C. 文化殖民 D. 经济侵略 6.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知识分子们逐渐认识到: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为此他们进行了( ) A. 金田起义 B. 戊戌变法 C. 文学革命 D. 五四运动 7. 如果想研究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活动,下列资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电视剧《走向共和》 B. 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油画《武昌起义》 D. 长篇小说《辛亥风云》 8.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社会性质改变 B. 封建思想成为主流 C. 开启近代化历程 D. 国民民主意识增强 9.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频繁残酷的战争经常使工厂歇业、商店关门、农田抛荒。由此可知,军阀割据混战( ) A. 造成人口锐减 B. 打击工农运动 C. 破坏社会经济 D. 改变土地制度 10. 民国八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19年 D. 1920年 11.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农民贺页朵的入党誓词:“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这份誓词体现的精神是( ) A.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包容互鉴、平等互利 D.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12. 毛泽东称其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周恩来称之为“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关键”。他们评价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九运动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北平和平解放 13. 1937年9月26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贺电中的“胜利”指的是 A. 平型关大捷 B. 武汉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辽沈战役 14.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积极将中国的抗战文艺活动及其作品介绍到国外。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 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B. 扩大中国抗战的世界影响 C. 鼓舞局部抗战的士气 D. 提升中国文艺创作的水平 15. 下图是关于1945年时局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是( ) A. 国民党一大 B. 八七会议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16. 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由此可知,解放战争( ) A. 强调军纪严明 B. 得到人民支持 C. 获得国际支援 D. 装备先进武器 17. 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初期就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