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4讲 物态变化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 定义 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单位 摄氏度,符号是 ℃ 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沸水温度规定为 100 ℃ 温度的估测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 2.温度计 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使用 (1)估:测量之前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 (2)选:根据测量需求,选择 量程 和 分度值 合适的温度计。 (3)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图1中正确的是 丁 。 (4)读: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 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相平 ,如图2中 乙 。 (5)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42 ℃。 图1 图2 注意 (1)温度计读数时需要分析液面是在零刻度线以上还是以下,如图3所示的温度为 -12 ℃。 (2)体温计读数时眼睛通过体温计的一条棱看过去,圆弧形的棱相当于 凸透镜(放大镜) 便于观察和读数。 (3)体温计由于使用的需求,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做了一个 缩口 。如图4,读数时 能 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拿着体温计用力 甩 (不甩:只升不降,高准低不准) 图3 图4 考点2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 状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生活中常见应用举例 熔化 固态→ 液 态 吸 热 夏天,饮料中加冰块使饮料温度下降 凝固 液态→ 固 态 放 热 冬天,菜窖里放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汽化 液态→ 气 态 吸 热 炎热的夏天,地上洒水人会感到凉快;利用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煮饺子 液化 气态→ 液 态 放 热 冬天,对手哈气,可以使手温暖;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升华 固态→ 气 态 吸 热 “干冰”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食品腐烂变质;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华 气态→ 固 态 放 热 霜、雾凇的形成 考点3晶体和非晶体 项目 晶体 非晶体 定义 有 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没有 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高频实例 冰、萘、海波、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橡胶、石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等 熔化 特点 熔化前(AB段):持续吸热,温度升高,为 固 态;熔化时(BC段):持续吸热,温度 不变 ,为 固液共存 态;熔化后(CD段):持续吸热,温度升高,为 液 态 持续吸热,温度一直升高 条件 ①温度达到 熔点 ;②持续 吸 热 持续吸热 凝固 特点 凝固前(EF段):持续放热,温度降低,为 液 态;凝固时(FG段):持续放热,温度 不变 ,为 固液共存 态;凝固后(GH段):持续放热,温度降低,为 固 态 持续放热,温度一直降低 条件 ①温度达到 凝固点 ;②持续 放 热 持续放热 考点4汽化、液化的两种方式 1.汽化的两种方式 汽化形式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发生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 达到 沸点 ,持续 吸 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越 高 、表面积越 大 、表面空气流速越 快 ,蒸发越快 液面气压越高,沸点 越高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吸热,温度 不变 相同点 都是 汽化 现象,都需要 吸 热 2.液化的两种方式:一是 降低温度 (如草地上露珠的形成);二是 压缩体积 (如储存在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 命题点1 温度计原理 1.如图为利用玻璃瓶、橡皮塞、带有颜色的水和玻璃管自制的一个温度计,该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原理来工作的;使用时先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该玻璃瓶放入冷水中,此时玻璃管内水柱会 下降 (选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