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 》单元复习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单位:厘米)成比例线段的是( ) A.1、2、3、4; B.1、2、4、8; C.2、3、4、5; D.5、10、15、20. 2.下列各组图形中,不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菱形 B.两个有角的直角三角形 C.两个正六边形 D.两个正方形 3.在 ABC中,点D、E分别在边上,以下能推出的条件是( ) A. B. C. D. 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如果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那么或; C.如果,那么; D.对于非零向量,如果,那么. 5.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顶点D、E在 ABC的边上,点G、F分别在边上,如果, ABC的面积是32,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A.4 B.8 C. D. 6.如图,点D是 ABC内一点,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与交于点O,分别连接、、,如果,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如果,那么 . 8.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量得线段 AB两地距离是 ,则AB两地实际距离为 . 9.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那么它们的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为 . 10.已知线段,点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则 . 11.据《墨经》记载,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实验,阐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物体在幕布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点,的对应点分别是,.若物体的高为,实像的高度为,则小孔的高度为 . 12.如图,已知,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 13.如图,已知,它们依次交直线、于点A、B、C和点D、E、F,如果,,那么线段的长是 . 14.如图,点F是 ABC的重心,连接并延长交于点E,过点E作交于D.那么的值为 .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为边上一点,且,设=,.作中垂线交于F,则 16.如图,在梯形中,,,对角线、交于点O,是梯形的中位线,与、分别交于点G、H,如果的面积为1,那么梯形的面积为 . 17.新定义:在平面内,如果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2倍,则称该三角形为“鲲鹏三角形”,其中较长的边称为“鲲鹏边”,两条边所夹的角称为“鲲鹏角”,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为“鲲鹏三角形”,为“鲲鹏边”,则为“鲲鹏角”,其中A,B两点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且A点横坐标为,点C坐标为(0,3),当 ABC为直角三角形时, . 18.如图,中,,,,点在边上,将沿着直线翻折得,交直线于点,连接,若是等腰三角形,则的长是 . 三、解答题 19.已知三条线段,,满足,且. (1)求,,的值; (2)若线段是线段和的比例中项,求的值. 20.如图,已知直线、、分别截直线于点、、,截直线于点、、,且. (1)如果,,,求的长; (2)如果,,求的长. 21.如图,在 ABC中,,,平分交于点D,交于点E. (1)求的长; (2)连结交于点F,设,,用、的线性组合表示向量_____,____. 22.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知识后,小丽同学准备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测量校园内一棵古树的高度.已知三角形纸板的斜边长为0.5米,较短的直角边长为0.3米. (1)小丽先调整自己的位置至点P,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三个顶点位置记为A、B、C(如图①),斜边平行于地面(点M、P、E、N在一直线上),且点D在边(较长直角边)的延长线上,此时测得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米,小丽与古树的距离为16米,求古树的高度; (2)为了尝试不同的思路,小丽又向前移动自己的位置至点Q,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三个顶点的新位置记为(如图②),使直角边(较短直角边)平行于地面(点M、Q、E、N在一直线上),点D在斜边的延长线上,且测得此时边距离地面的高度依然是1.5米,那么小丽向前移动了多少米? 23.已知:如图,在 ABC中,点、分别在边、上,与相交于点,,. (1)求证:; (2)如果,求证:. 2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