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5032

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644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统一,48张,课件,灭亡,1课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唐统一与灭亡 《目录》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01》 新课导入 大运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论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著名诗句。为什么皮日休高度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为何显赫一时的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了呢? 《02》 新知探究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执掌朝政。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他就是隋文帝。当时南方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军渡过长江,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文帝像(541-604)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隋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开皇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他本人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是个有作为的皇帝。 隋文帝像(541-604) 隋朝建立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众多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其中第三次是在610年。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 相关史事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 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当 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目的 时间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 地位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涿郡(今北京)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江都 洛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三点 四段 五河 大运河 时 间 河 段 征发民夫 605年 邗沟 10余万 605年 通济渠 100余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大运河是南北走向? 想一想 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运河名称 通航时间 全长 苏伊士运河 1869年 190.25公里 巴拿马运河 1914年 81.3公里 隋朝大运河 2700公里 610年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的比较 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魏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