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神话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成为认知各民族早期历史和文化起源的凭据。然而,神话的价值不止于此。除了填补历史文化记录空缺的作用外,神话的其他价值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发掘———就是神话作为文学的种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与西方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散见于各类典籍中,体系上略显不完整,规模上也不够宏大。这给中国神话的系统研究带来不便,但无形中却给神话种子在文学园地的再生和茁壮成长减少了障碍,为神话的文学演绎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历史文化价值,文学价值是其重要方面。中国文学故事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神话文学故事是其中耀眼夺目的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的素材,使中国文学更具活力。 “神话还是人类童年的珍贵记忆,充满了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幻思维,因而也是启迪激发后人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重要渊薮。当儿童时期的鲁迅听到一位长辈说起有一本叫做《山海经》的书,里面“画着人面的善,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之后,便对这本神奇的书充满了渴望。直到他的保姆阿长妈妈帮他买到这本书后,他才如饥似渴般大快朵颐了这本他神往已久的神奇之书———这为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注入了重要的营养活力。 (摘编自宁稼雨《中国神话的文学世界》) 材料二: 神话是生成的,而不是虚构创作出来的。所谓生成,是指神话通过某个实在的过程而自然形成,这个过程就是原始巫术仪式的过程。在诞生神话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功夫,更没有欲望来虚构编造,即使那些看似极度夸张、荒诞的幻想,也与原始先民的实际生存紧密地结合着,.神话是他们生活中最核心的部分,神话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站在人类开端的关节点上,人类先祖们的一切能动性的实践无不包含着诗性和神性。 神话的神性与诗性从何而来?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只有联系到神话的本源,亦即巫术和巫术仪式才能做出明确的解答。在巫术中,由巫师体现的巫术意志,集中表达着部落民众对生活之欲、实际功利之念的追求。这种尘世性目的一旦表达为巫术意志的时候,它显现为一种能动的力量,是原始人积极、自信、主动地运用自身一切能力达到目的的精神,因此巫术对原始人来说就是他们一种自治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一种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依凭自身的意志力量创造自身生活、满足自身追求的方式。而诗性就是这种自治的生活方式中最耀眼、最精彩的能动性显现。 神性与诗性合一究竟意味着什么?仪式为诗性力量提供了一个充分地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诗性力量才能最充分地把它的能动性化为智慧与勇气,展开充分的想象,去与神性力量周旋、角逐。从象征的意义上看,巫术仪式这种由诗性力量推动的向神性力量合一的运动,正是早期人类一种积极的生命观和世界观的体现,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动性向原始的环境抗争,要用能动性燃起的火苗照亮整个荒蛮的宇空。 对诗性力量作如此解读,那么对神性力量又作何解?事实上当把诗性看作日常生活中原始人意识的能动性时,神性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那个蛮荒、原始的世界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强大、无限而永恒,它变化无常,时而雷霆万钧,时而风和日丽,时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