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188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65530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4课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壹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1.背景: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唐玄宗 杨贵妃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相关史事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1.背景: 材料二: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 ②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愈为紧张。 材料一: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1.背景: 材料: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新唐书》 天宝十节度使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节度使制度 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随着边疆形势的发展,唐睿宗时期始设。唐玄宗年间,在北方的平卢、范阳、河东等十边镇设立节度使或经略使,他们掌握地方财政、军事以及行政大权。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 ③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2.含义: (安禄山)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安禄山传》 史思明(703—761) 今辽宁人,突厥族。 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 ———王世贞 安禄山(本名:康轧荦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大燕皇帝,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曾做过牙郎。他秉性机灵,虽胖却以骁勇闻名。因平定奚、契丹的叛乱而获唐玄宗赏识,称赞他为“万里长城”。其精通升官诀窍,贿赂李林甫,巴结杨贵妃,博得唐玄宗的信任。后身兼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兵力超过20万。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3.过程: 认真观看视频,梳理安史之乱的过程。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3.过程: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唐玄宗与陈玄礼率一部份禁军南逃入川(成都),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兵变)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唐肃宗。 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燕政权。 唐肃宗继位后,重用郭子仪等将领,在回纥(hé)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平叛成功 壹·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3.影响: 全国人口统计表 ———据杜佑《通典·食货七》整理 东至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县一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