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843

九下6变色龙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4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下,变色龙,教学设计
  • cover
九下6变色龙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契诃夫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在一个特定的地点,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中的五次态度反转,四次穿脱大衣的滑稽表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官僚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态。小说语言简练、情节紧凑,通过夸张的对比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优秀文本。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小说阅读能力,但对讽刺手法和社会背景的理解较浅。本文具有夸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难点在理解人物反复“变色”的深层原因及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整篇都是对话,适合分角色朗读;故事情节集中且夸张,适合课本剧表演。因此,本文的学习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活动一,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梳理故事情节,初步了解“变色龙”;活动二,分小组表演课本剧,在细节的设计和表演中感知人物形象;活动三,鉴赏写作特色,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分角色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小说内容。 思维发展:角色表演课本剧,掌握人物性格特征。 审美鉴赏:鉴赏写作特色,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小说内容,掌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初识变色龙,引出课题。 1. 导入:观看变色龙,谈其特点。 2. 提问:“自然界中变色龙为何变色?人类社会中是否存在‘变色龙’?” 引出课题。 二、梳理情节,整体把握 1.部分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朗读,纠音正字,思考: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用不同符号在文中画出相应内容,梳理情节,并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提示: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明狗主人身份变化的语句。用“~~~~~~”在文中画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评价和处理意见的语句。用“……”标注文中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态度变化的语句。 2.用表格梳理奥楚蔑洛夫对狗和赫留金的5次态度变化。 预设: 事件 狗 主 人 对小狗 对 赫 留 金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好像是将军 它是那么小…… 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不是将军 下贱胚子 受了害,不能不管 是将军 混蛋怪你不好 名贵的狗,娇贵动物 不是将军 野狗,弄死它算了。 将军哥哥 还不赖,怪伶俐 …… 我平晚要收拾你 3.探究:奥楚蔑洛夫为什么反复改变态度?他的“变色”是否有规律? 预设: 变化原因:狗的身份不确定引发态度变化。 “变色”规律: 媚上欺下 4. 小结:从奥楚蔑洛夫与众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第2课时 一、角色表演,分析形象 1.以小组为单位,以奥楚蔑洛夫的某次变化为内容表演课本剧,并对表演的细节,人物的衣着、表情、语气、动作等作详细解说,学生互相评价,补充。 预设: 语言描写:对比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辱骂)与对将军家厨师(谄媚)的措辞。 动作描写:“脱大衣”与“穿大衣”的细节,暗示人物内心的虚伪与慌乱。 2.除了主角奥楚蔑洛夫,小说中还出现了不少其他人物,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他们有什么特点。 预设: 奥楚蔑洛夫:虚伪狡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赫留金:庸俗粗鄙又胆怯懦弱、想依附权势的小市民 独眼鬼: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围观群众:麻木、庸俗、愚昧 将军和他的哥哥:霸道、权势熏天 二、鉴赏特色,理解主题 1.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 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预设: 不敢得罪权贵,包括权贵家的一条狗。只好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 (“人不如狗”) ———是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