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辽 西夏 北宋 【历史回顾】对比唐朝与北宋的版图,二者有何主要区别? 由五代十国的分裂到北宋再次统一 却也没有达到汉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 北宋、辽、西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民族政权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与教材,梳理辽、西夏崛起的基本史事及与北宋和战的史实。 2.通过史料分析,概括辽、西夏与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并分析议和的影响。 3. 一分为二、全面地评价澶渊之盟,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正确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友好交融是我国发展的主流,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家国情怀。 壹 民族政权并立 一、民族政权并立 一、契丹族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 ———《旧唐书·北狄传》 唐末大乱 汉人北逃 中原的生产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先进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具备了建立国家的条件 一、民族政权并立 二、辽的建立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措施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表格? 材料研读: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 辽(契丹) 契丹族 916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临潢府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封建化) 因俗而治 一、民族政权并立 结合图片说说契丹/辽政权的巩固措施?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丹皮囊壶 契丹货币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被尊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统治期间,掠夺了大量汉人。他任用汉人韩延徽为相,改革契丹的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修建城池,创造契丹文字,不断推动契丹的封建化进程。 一、民族政权并立 契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达斡尔族 契丹族是现在的达斡尔族。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利用DNA技术解开了契丹族消失之谜,从而证明: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是契丹族后裔。 一、民族政权并立 三、西夏的建立 元昊 西夏王陵遗址 建立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府 西夏 一、民族政权并立 西夏符牌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西夏武士 三、西夏的建立 措施: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一、民族政权并立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和党项族首领元昊都为本民族的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两人的做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①都统一了本民族的各部落 ②都建立了民族政权 ③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④都重视发展生产 ⑤都创立本民族文字 ⑥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一、民族政权并立 政权 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三大政权并立示意图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开封(东京) 西夏 1038年 元昊 党项族 兴庆府 民族政权并立 贰 并立中的碰撞 一、辽与北宋关系 二、并立中的碰撞 ◇阅读教材,梳理宋朝时期辽与北宋的和战的史实 宋太祖晚期 保持友好关系 双方互通使节 宋辽关系 宋太宗 宋真宗 攻辽失败对辽防御 辽太宗时期 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实力大增。 澶州之战 宋辽议和 相关史事 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早有称帝的野心。但他苦于力量不足,便以割地称臣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军长驱直入,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他建立的政权就是五代中的后晋。石敬瑭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石敬瑭比辽太宗年长十岁,却称辽太宗为“父皇帝”他自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寇准力主皇帝亲征 宋真宗妥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