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生物的特征 课题 1.1.2 生物的特征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认识观察法。 重难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多彩的生物世界 在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像参天的大树、纤细的小草、天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我们人类自己等。生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生命体,它们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是否会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何区分我们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呢? 观视频,了解即将学习的生物学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3页:想一想,议一议 【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一、科学方法———观察 1.观察概述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靠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认识生物、研究生物离不开科学的观察。 2.观察的类型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如观察种子的形状、颜色。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等。 3.科学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规律 科学观察要仔细,借助工具和仪器;显微放大摄像机,测量完毕记录细。 视频: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生物的共同特征 1.教材第3页“观察与思考” 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提供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积极地思考,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尝试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并和同学们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页:讨论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等),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特征?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等等。】 2.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体内时时刻刻进行着生命活动,因此,它们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进行各项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