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490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3241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元朝,建立,统一,课件,2024-2025
    (课件网) 七年级历史下册 蒙古: 蒙古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人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蒙古统一: 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统一: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结合材料思考:铁木真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各部? 客观上,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上,铁木真意志坚强、机敏果敢。 就成吉思汗讲,他的个人才能是出众的。《元史》称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他很能团结部下,采取教导和刑罚相辅而行的办法,反映了他的领导才干。 ———摘编自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贡献: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地位: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评价: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成吉思汗 (1162-1227)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1227年,蒙古灭西夏。 蒙古 南宋 对峙40多年 1234年,蒙古灭金。 蒙古扩张: 继位: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背景 元朝建立: 统治:接受汉人儒臣提出的“行仁政”“行汉法”“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元世祖 (1215—1294)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建立 元大都布局规整,全城周长约28千米。 元大都城垣遗址 (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解读:忽必烈重视人民、重视农业生产,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各种制度与文化的影响 忽必烈采纳汉人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1)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蒙古政权的认可与支持,促进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与民族交融。 (2)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从而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灭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抗元: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统一: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过程: 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是南宋的状元,曾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他到元军大营谈判时遭到扣留,拒不接受利诱。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押解到大都,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元世祖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严词拒绝。文天祥被押到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 文天祥(1236—1283) 肯定文天祥抗元是否就是否定元朝统一的进步性? 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是否定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元朝统一具有进步性;从南宋人民的角度来看,文天祥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压迫,保卫的是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行为。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形势图(1330年) 疆域 元朝的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