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629

1.1《氓》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0939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4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忠贞。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课堂导入 氓 《诗经·卫风》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2、把握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3、赏析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4、体会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变化,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学习目标 学习提示 《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情意绵绵到悲伤无助,再到激愤决绝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诵读时,要仔细体会女主人公心理的前后变化,感受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关于《诗经》 相关常识 《诗经》的由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的内容,《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周代各地的歌谣,如:《秦风》《魏风》《郑风》 风雅颂赋比兴 周人的正声雅乐, 又分《小雅》和《大雅》 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 击鼓》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魏风 硕鼠》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 关雎》 按乐调的不同 按表现手法 《诗经》六义: ①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 ②常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只变换几个字,却能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③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如 “关关” (叠字)“窈窕”(叠韵),“参差”(双声)。 《诗经》的结构与语言: “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补充:古代百姓的称谓: 布衣、黔首、黎民、庶民、苍生 选自《诗经·卫风》,它是《诗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 春秋时期,虽然封建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婚姻中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已经形成了。 正音 氓 蚩蚩 淇 愆期 将子 垝垣 卜筮 咎言 于嗟 鸠 桑葚 耽 可说 陨 徂 汤汤 渐车 帷裳 靡 夙兴 夜寐 咥 隰 泮 ménɡ chī qiān qí qiānɡ ɡuǐ yuán shì bǔ jiù xū jiē jiū shèn cú jiān dān tuō shānɡ yǔn chánɡ mǐ sù mèi xì xí pàn 氓(méng)之蚩(chī)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lián)涟。既见复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