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三) 一、选择题 1.(2025八上·来宾期末)《全球通史》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如下分析: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学习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作者想要说明的是( ) A.留学生对辛亥革命没有积极贡献 B.西方教育不利于培养近代人才 C.民主共和与官僚政治水火不容 D.照搬西方制度不合中国国情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2025八上·霸州期末)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这些史实表明( ) A.维新变法促进思想变革 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近代教育文化有所发展 D.新文化运动培养了独立人格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2025八上·霸州期末)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主题学习时搜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渡江战役 4.(2025八上·霸州期末)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 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导致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D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5.(2025八上·东坡期末)“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穿起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 A.男女服饰完全西化 B.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一时 C.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D.社会变革影响服饰变化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穿起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可知,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近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剪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废止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的法令。题干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影响服饰变化,D项符合题意; A:“男女服饰完全西化”说法绝对,A项不符合题意; B:崇洋媚外之风盛行一时不符合题干中社会变革导致服饰变化的信息,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封建思想根深蒂固,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社会变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5八上·东坡期末)国民党将领白崇禧读完《论持久战》后,认为“是克敌制胜的高韬战略”,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认为《论持久战》一部“绝妙的教科书”。党史资料和抗战回忆录反映许多人阅读《论持久战》后“一扫多日来隐晦的心情”,心里“一下子感觉亮堂”,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