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0465

9.1 课时2 药物的获得与合理使用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3696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 课时2 药物的获得与合理使用 1.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2.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和合理用药的方法,形成安全用药的意识。 糖类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油脂 水 组成营养物质的元素有哪些? 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注意: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 (具有无机物的特点) 如:CO、 CO2、含碳酸根(CO32-)的化合物 (包括:H2CO3、CaCO3等碳酸盐)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碳元素。 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不含碳化合物一定是无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 1. 概念: 结构复杂,数目庞大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碳原子可以和H、O、N等原子直接结合; (2)碳原子之间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 乙醇 C2H6O 丙氨酸 C3H7NO2 2. 特点: 物 质 相对分子质量 甲烷(CH4 ) 乙醇,俗称酒精(C2H5OH ) 16 46 3. 分类: (1)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 物 质 相对分子质量 淀粉 [(C5H10O5)n](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 聚氯乙烯 [(C2H3Cl)n](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 162n 62.5n 3. 分类: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Mr) 达到几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的有机化合物 二、药物的获得与合理使用 患病时要及时治疗 合理用药的做法 遵从医生和药师的要求 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用药时间正确 用药剂量和方式正确 中药 西药 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 化学或生物方法人工合成 交流讨论: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从中受到启发,将温度控制在60℃,用乙醚(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O,常用作溶剂)冷浸法从黄花蒿中获得了提取物,并在其中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疾新药。这种提取方法应用了怎样的原理 这种提取方法应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青蒿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 水和乙醚对青蒿中的成分溶解性不同。青蒿素在 60℃的水中溶解性可能较差,但在乙醚中的溶解性较好。通过用乙醚冷浸,可以使青蒿素更多地溶解在乙醚中,从而实现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取。 乙醚中溶解提取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居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称为中草药。利用不同的溶剂,从中药中提取、提纯各种天然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药物的一种途径。 微波压力中药萃取 索式热萃取中药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长期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1969年,屠呦呦参与抗疟药的研究项目后,带领科研团队整理典籍,走访名医,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秘验方集》。1971年,在历经近200次失败后,抗疟药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获得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屠呦呦及其团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药物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10月,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该诺贝尔奖项的中国科学家。2016年屠呦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化学家 阿司匹林 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 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非甾体抗炎药,解热、减轻炎症,治疗关节炎 医药史上三大 经典药物 1.青霉素:青霉素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人类 历史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具有“天使药丸”的美誉,近年来还被开发出新的用途,真正成为经久不衰的药物分子。 3.安定:又名地西泮,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