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1539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5 认识水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7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认识
  • cover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5 认识水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水》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重要一课。水,作为地球上最常见且不可或缺的物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材将这一内容编排于此,旨在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深入探究水的奥秘,初步建立对水的科学认知。 教材首先通过展示各种自然水体以及生活中用水的场景图片,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清澈的河流、自来水龙头流出的水等,激发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引发他们对水的好奇与思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水。 二、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是地球上珍贵且不可或缺的资源,理解水在生活及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水具有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能流动等多种物理性质。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准确描述出水的特征,并能简单分析水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目标:熟练掌握运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观察物体的科学方法,并能在观察水的过程中灵活、准确地应用;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升表达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将观察结果准确记录和分享。 态度责任目标:激发对水这一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态度;增强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运用感官观察并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能流动等。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认识到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水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增强学生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与水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水的各种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水的性质的实验活动,如用眼观察水的颜色和透明度、用鼻闻水的气味、用手感受水的流动性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法:在讨论水的用途以及如何节约用水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在哪里见过水?”“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水相关的高清图片、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透明杯子、水、小勺子、盐、糖、沙子、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形杯子、方形盒子、弯曲试管)、观察记录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小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多幅与水相关的精美图片,包括浩瀚无垠的大海、奔腾不息的江河、平静如镜的湖泊、飞流直下的瀑布,以及生活中人们用水的场景,如洗菜、洗澡、洗衣服等。 提问引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水。水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大家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水?对水都有哪些印象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水的初步认识,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在河里见过水,水是凉凉的;有的学生说在家里水龙头里见过水,水可以用来洗手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水的图片,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水的印象,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深入探究水的性质和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