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6.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身体的“时间胶囊”》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对自身的探索兴趣。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制作“时间胶囊”这一独特方式,畅想未来身体的变化,回顾成长经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身体认知串联起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体生长发育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为后续更高年级深入学习人体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童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与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目标 了解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外貌特征等。 知道身体的生长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二)科学思维目标 能对比自己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身体数据等,归纳出身体变化的规律。 对未来身体变化进行合理推测,培养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 (三)探究实践目标 学会收集关于自己身体成长的资料,如照片、衣物、测量数据等。 能够动手制作“时间胶囊”,有条理地整理与记录成长信息。 (四)态度责任目标 对探究自身身体成长变化保持浓厚兴趣,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懂得珍惜成长时光,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特点。 指导学生制作精美的“时间胶囊”,完整记录成长信息。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基于已有认知对未来身体变化进行科学、合理且富有创意的推测。 帮助学生在制作“时间胶囊”过程中,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将科学探究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五、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策略:以神秘“时间胶囊”开启课堂,营造神秘、有趣氛围,吸引学生迅速投入学习。 自主探究策略: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自主收集成长资料、对比分析、畅想未来,培养独立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策略:在制作“时间胶囊”环节,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协作,提升团队意识。 多媒体辅助策略:运用图片、视频展示成长历程、身体发育知识,化抽象为直观,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年龄段人体生长变化图片、视频资料,制作精美的“时间胶囊”范例。 成长尺、体重秤、软尺等测量工具若干套。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大信封(模拟“时间胶囊”外壳)、彩笔、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 提前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衣物、出生记录、体检报告等能反映成长的物品。 自带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提前将教室一角布置成神秘空间,放置一个装饰精美的大盒子(模拟时间胶囊)。上课伊始,教师身着带有科技感的披风,手持“魔法棒”,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穿越时空,探索身体的奥秘。瞧,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时间胶囊’,它来自遥远的未来,据说里面藏着我们身体成长的秘密。大家想不想打开看看?”引导学生积极回应,激发好奇心。 设计意图:通过新奇的装扮和神秘的场景布置,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充满奇幻色彩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对即将探究的内容充满期待,为后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轻轻打开“时间胶囊”,从中取出一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照片,猜猜他们都是谁?这些照片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利用照片直观展示,引发学生观察与思考,初步感知人在成长过程中外貌的变化,自然导入新课主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二)探索发现(回顾成长,感知变化) 成长资料大分享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