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发展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课标解读】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分析生态脆弱区的含义、综合治理的措施。 2.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生态脆弱区区域位置、地理要素特征。 3.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4.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我国某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以西北荒漠化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的危害和具体防治措施。(重难点) 2.结合实例,分析荒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加之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从2004年开始,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启动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69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新疆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目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 【自主学习】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②物质条件———地表物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为风沙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2.人文因素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加之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 从2004年开始,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启动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69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新疆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目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1.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 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蓄水减少; ②盲目垦荒,耕地面积扩大,导致地表疏松,农业用水量加大,过度引河水和抽取地下水灌溉; ③以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导致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胡杨树大面积枯死,导致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 【针对性训练】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生态环境脆弱,当地采用草方格沙障(即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锁边林(即在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等措施,治沙效果明显。下图示意库布其沙漠的位置。据此完成3~4小题。 3.与甲地相比,选择在乙地建设锁边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植树方便 B.沙漠北部,风力较小 C.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D.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4.下列关于草方格沙障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地表粗糙度,削弱高空风速 B.截留大气降水,减少水土流失 C.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 D.促进沙层堆积,增加土壤肥力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