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2434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32526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沁园春·长沙,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壮阔,记载着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代表作:《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词典雅婉曲;豪放词雄浑高亢,且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诗言志,词抒情”。通常,词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格律形式的标志。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的联系。有的词牌的下面另立标题或小序。如“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表明作品内容。 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如梦令、虞美人、卜算子、忆江南、江城子、破阵子、满庭芳、水调歌头、雨霖铃、一剪梅、永遇乐、菩萨蛮 文体知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 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qìn)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ɡě liáo kuò xié zhēnɡ rónɡ chì yīnɡ qiú è jìnɡ fèn 这首词写于1925年,毛泽东32岁,当时一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另一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地镇压。 这年深秋,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在此期间,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谁将主宰国家的未来,这些都是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写作背景 假设长沙市文旅局计划制作一部以《沁园春·长沙》为主题的文旅宣传片,邀请同学们参与策划。 如果让你为这部宣传片设计一个主题,你会选择什么? 参考主题: 青春豪情 革命抱负 秋日壮景 时代沉思 青年担当 家国情怀 奋斗精神 情境任务一: 湘江秋景图的视觉呈现 宣传片的开篇需要一幅生动的湘江秋景图,展现词中的意境。为此,同学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词中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 展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采取何种拍摄角度才能展现这些特点 问题拆解 情境任务一: 湘江秋景图的视觉呈现 1.词中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情境任务一: 湘江秋景图的视觉呈现 2.展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找出写景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古诗炼字题) 情境任务一: 湘江秋景图的视觉呈现 词句 精彩用字 表达效果 独立寒秋 独立 万山红遍 万、遍 层林尽染 层、染 漫江碧透 漫、透 百舸争流 百、争 鹰击长空 击 鱼翔浅底 翔 万类霜天竞自由 竞 这是一个全景缩放的特写镜头,既突出了一代伟人傲视天地的形象,又境界高远。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树林红得彻底 层--写出了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之状 百--形容船只之多 争--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准确地展现了雄鹰在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