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2658

12 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5956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体会词的韵律美与意境美: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韵和谐之 美,深入品味词中所营造的优美意境,赏析词句的语言内涵,领 略词人的情感与思想。(重点) 2.理解词的凝练与含蓄:深入剖析词中凝练、含蓄的语言特点,掌 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提升对词的鉴赏能力与理 解深度。(难 点) 破阵子辛弃疾(宋代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 身 后 名 ° 可 怜 白 发 生 ! 壮志未酬的英雄悲歌与家国情怀 新知导入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是南宋豪 放派词坛巨擘,亦是英勇将领,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生于金国占领 的山东,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自幼立下恢复中原的壮志。 一 生投身抗金,多次上书朝廷,提出复国策略,却屡遭排挤,壮志难 酬。但他将满腔热血与悲愤化作词作,创作出《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 怀古》《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雄浑豪迈、意境深远的 佳作,其词作充满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他与苏轼并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集《稼轩长短句》成为南宋词坛瑰宝。 辛弃疾一生坎坷,但他的词作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文学的天 空,激励着无数后人。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创作背景 本词出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卷网-1993年版)。这首词大约 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年)。当时,辛弃疾因积极主张抗金北伐,遭到投 降派的排挤与诬陷,被免去官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陈同甫同样是主张北伐的爱国 志士,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两人私交甚笃,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便是 辛弃疾写给陈同甫的佳作,满含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朗读指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这里泛指乐器 检阅军队 译文:夜深人静,带着几分醉意,忍不住又挑亮 灯光,看着宝剑;梦中回到响着号角声的军营。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军中的乐器演奏着悲壮粗 犷的军乐,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 挑拨灯芯,使灯光明亮 梦中回到 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醉里挑灯看 剑 ,梦 回吹 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这里泛指酒食 古文探究 像 …...一样 响雷,震雷 了结,完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 。了 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博得 古文探究 译文: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射箭时弓弦 的响声如同雷鸣一般使人心惊。替君主完成了收 复北方失地的大事,博得了生前和死后为国立功 的美名。可惜的是,壮志未酬,我已白发丛生。 可怜白发生! 可惜 收复北方失地的 国家大事 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词 人曾经为国征战沙场的见证。这 一举动隐含了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的雄心 。 作者醉后为何“挑 灯看剑” 由此体 现出什么 分析讨论 出兵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分食酒食,军 营里奏响了悲壮粗犷的军乐。在秋风萧瑟的 战场上,词人检阅着各路兵马,那一面面飘 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 斗志昂扬的战士,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 无不彰显着气氛的肃杀,将士们准备出征。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入 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的壮观场面。 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 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 一描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上片描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