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3562

教科版(2017秋)六下科学1.6《测试塔台模型》课件(34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日期:2025-04-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93925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34张,练习,课后,任务,学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测试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课题 测试塔台模型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6 教材分析 《测试塔台模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6课。本课是在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本课学生在经历了设计———制作———改进模型后进行测试,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是工程设计中又一重要环节。测试标准就是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试”由三个有顺序、有逻辑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明确测试标准”,引导学生回忆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以此表为依据进行量化评分,为后面的测试活动奠定基础。第二个活动是“展示与测试”。学生依照顺序逐一进行测试,并以评价表各项指标细化说明为依据进行评分。第三个活动是“自我评估”,各组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梳理各自塔台模型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为下节课改进塔台模型做好准备。第二部分“研讨”将研讨部分与测试部分整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研讨部分的回答都以测试部分的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也是学生进行自评、反思、发现模型设计优缺点以及明确改进方向、完善工程模型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亦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制作、测试塔台模型十分感兴趣,但是到底测试哪些内容?什么样的塔台模型评为合格?什么样的塔台模型评为优秀?学生也许还不是十分清楚。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搜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本课将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学生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比,学会用数据说话。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本组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明确问题及改进方向,培养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知道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科学思维1.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2.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3.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探究实践1.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2.能基于观察事实做出合理判断。3.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态度责任 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难点: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归因问题所在并进行梳理、归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单、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米尺、多本教科书、电风扇、抗震检测仪、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对照评价表,对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做了简单的组内自评与小组互评。若要更客观地评价工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还需要进行什么环节 (预设:测试、检测。)2.揭题:测试模型环节决定着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工程设计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各个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是否合理?这些疑问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测试来解答。(板书:测试塔台模型) 测试与研讨 明确测试标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引导学生观察评价表,讨论、交流各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对照评价表,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具体评分标准如何?(预设:可以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等方面进行测试,不同表现情况对应不同的分值。)“分工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