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 11.让空气更清新 教学设计 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11.让空气更清新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5~6年级②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化氧化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了解清新空气是生命健康的基本保障。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 探究实践: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采取行动保护空气环境的意愿,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 重点 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其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 教学 难点 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学生:调查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PPT 2 出示] 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如果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臭味,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一、引导课题,感受优质的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意义。(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 出示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 [PPT 4 出示] 出示交流话题: 1.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喜欢在哪种环境中生活?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空气污染的短视频,启发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危害,引出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探究空气污染情况、如何改善等路径。(预设25分钟) [PPT 5 出示] 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 学生交流讨论。 [PPT 6 出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新的空气有什么用? 1.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3.师生归纳:清新的空气可以使人更恬静和很好地睡眠,可以保障人体的健康,可以使人有强健的体格并充满活力。 [PPT 7 出示] 调查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的情况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调查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的情况。 2.学生小组内讨论与交流调查项目、调查方式和方法,教师指导。 [PPT 8 出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与交流调查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改。 师生归纳总结:现场调查的方式,开展观察公路旁绿化带植物叶子上的灰尘,调查统计学校周边路口每10分钟内大约通过了多少车辆等活动。 [PPT 9出示] 由于人们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废气、粉尘颗粒,对周围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大气也受到污染。 [PPT 10 出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空气的污染? 小组讨论,交流。 [PPT 11 出示] 小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 [PPT 12 出示] 探究怎样让空气更清新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补充。 [PPT 13 出示] 小结:可以概括为四个行为:社会行为、家庭行为、学校行为、学生行为。 [PPT 14-17 出示] 结合具体事例,分别列巨额四个行为。 [PPT 18 出示] 教师出示《法治在线》,明确环保的重要意义。 [PPT 19 出示] 结合思维导图,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再交流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拓展活动,做一做将理论转化为行为。(预设5分钟) [PPT 20 出示] 做一做:让家中的空气更清新。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让空气更清新?( ) A.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 增加工厂废气排放 C. 多植树造林 D. 随意焚烧垃圾 2.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3.为了让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