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4177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088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PDF,试题,语文,吉林省,延边,三一
  • cover
延边州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材料二: 对汉语四声的认识,始于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而齐梁时代之所以能够产生对我们自已语言特色 语文 的反省,又是由于佛经梵文影响的结果。这种发省很快就影响到了诗歌。因为人们发现,一句诗如 果所有的字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读起来是很不好听的,一定要平仄间隔才好所。所以从齐梁开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格条形码准确粘钡贴在考生信 始,诗歌逐渐就走向了格律化,到初唐时就形成了“近体诗”。所谓近体,是相对古.体而言。古休 息条形码粘贴区。 诗不讲究平仄也不讲究对偶,近体诗讲究平仄和对偶。对偶,其实也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而形 2.选择题必须使用2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成的。英文单词长短不齐很难对起来,而中国文字单音独体,天生来就造合对阁。《易经》的《乾》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卦说:“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凤从虎。”那时候的作者还没有后来这种对语言文字的反省,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它是自然而然就对上的。而到了六朝的时候,对偶就成了很多诗人自觉的追求,像谢灵运的《登池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明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上楼》,从头到尾都是对偶,虽然还不是格律诗,但与汉代那些质朴的古诗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到了齐梁时期,诗歌在声音上已经狠讲究,只不过还没有形成近体诗的格律而已。近体诗的格 6.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律是什么样子呢?除在句数、字数和对攸等方面的规定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声音的平仄了,这与我们 、现代文阅读(35分) 今天讲的吟诵是有关系的。像我前文讲节奏时所举的“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两句,就是唐代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五言律诗中的一联,它的平仄声音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律诗的平仄当然有它的规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但也不是完全死板的,有的地方平仄可以通用,有的地方就不可以。另外还有所谓“物句”(格律 材料… 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有的地方可以“拗”,有的地方不可以“物”,有的地方“拗” 唐代诗人创造“律诗”这个名词,其意义是“合于音律的诗”,也就是“有音乐性的诗”。殷 了还可以“救”。于是有人就说,格律诗变化这么多,太伤脑筋,学作诗不是太难了吗?其实只要通 璃的意思是说:诗的声调合于音律,就会产生诗的气势,表明诗的节奏。一首诗由于平仄黏级得好, 过吟诵把握了它的基本规律就一点儿也不难。“客路一青山一下,行舟—绿水一前”,你要注意它 吟咏之时就容易透发作者的才情。 节奏的停顿:五言中的第二个字是一个停领的所在,第四个字是一个停顿的所在,第五个字则是整 既然如此,几是一切要求讲究平仄、避免八病的诗,应该都是律诗。不错,唐代诗人是这样看 个一句的停顿所在。几有停顿的地方,就是一个音节的节拍落下的地方。所除结尾的那个字之外, 的:绝句也是律诗。韩愈的诗文集是他的女婿李汉编定的,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和元稹的《元 这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最重要的,在这几个宇的地方一定不能多把声音的平仄搞错。七言律诗也 氏长庆集》,都是作者自已编定的。这三部书中的诗主要是按形式分类,总的分为“古诗”和“律 是一样,比如杜甫《秋兴》的“夔府一弧城一落日一斜,每依一北斗一望京一华”,除结尾的韵宇 诗”两大类。讲究平仄的五七言绝句,都编在“律诗”类中,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都编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