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2 【基础测评】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 B.许之 许:答应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3分)(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吾其还也 C.技盖至此乎 D.失其所与,不知 6.下列加点的词,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又欲肆其西封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越国以鄙远 D.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明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国不敌秦、晋两国,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说话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国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22分)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