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4511

3 鸿门宴 课后集训(含解析)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7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鸿门宴,课后,集训,解析
  • cover
第一单元 3 【基础测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籍吏民     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意图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停止 C.头发上指     上:向上 D.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4.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3分)(  )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头发上指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8.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9.下列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则与(之)一生彘肩 C.则与(之)斗卮酒 D.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鸿门宴》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鸿门宴》中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鸿门宴》中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2分) 材料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爱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殆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失犹是也。” 使请诸鲁,比管仲至,桓公亲逆之于郊,与之坐而问政:“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管子于是制国:“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三万,以诛无道,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 即位数年,一战帅服三十一国。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而大朝诸侯于阳谷。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选自《国语·齐语》,有删改) 11.请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三处。(3分) 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