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5192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391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TIANWENXUE 课前导入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校验的传统。阅读时不仅要了解“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及其相互关系,还要理解“浑盖之争”的本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学习目标 一 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二 了解不同学说的基本观点、贡献及相互关系 三 把握“浑盖之争”的本质 四 探究文本的哲学思考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题目解读 关增建( 1956-至今) 主要经历 1990 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身 份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科技史研究,侧重于物理学史、计量史,在天文学史等方面亦有收获。 著 作 《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 《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 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曾两度介绍其计量史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关增建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 外界评价 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1.重点字音 安谧(mì) 圭臬(ɡuī niè) 眼瞀(mào) 炽热(chì) 晷影(ɡuǐ) 相形见绌(chù) 勾股(ɡōu) 周髀(bì) 2.重点词语 旷世:当代没有人或事物能够相比;经历很长久的时间。 眼瞀:眼睛昏花。 重差zhòng chà :汉代天文学家测望太阳高、远的方法,后发展为中国传统数学主要的测望方法。 光曜 yào :光辉照耀。曜,照耀。 词语积累 1.本文围绕着宇宙结构问题,列举了几个学说,归纳其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天圆地方说 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七衡六间。 学说一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历史贡献 局限性 孔子、曾子 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 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宣夜说 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之中,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 学说二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历史贡献 局限性 郗萌(记载者) 与西方的水晶天说相比,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 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不利于科学发展。 研读感知 盖天说 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七衡六间。 学说三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历史贡献 局限性 司马迁 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 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研读感知 浑天说 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学说四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历史贡献 局限性 落下闳、邓平、扬雄、葛洪、祖暅、朱熹等 更加符合观测依据,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 认为太阳要从水中出入的观点不可思议/没有地球观念。 研读感知 2.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浑盖之争的本质、特点和学术意义。 (1)浑盖之争的本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学术之争和科学思想之争。 浑盖之争是围绕宇宙结构问题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