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课 时 2 内容处处 教科书第 43 页单元复习第 3~5 题,第 46 页练习八第 8~12 题。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加深对 100 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意识。 2.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 经历单元知识的整理过程,在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与收获后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100 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整理知识的方法。 活 动 设 计 一、回顾整理,揭示课题 1. 回顾引入。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板书课题。 2. 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 复习 100 以内数的顺序。 (1)回忆整理。 教师:同学们,请看百数表,还记得在横向、纵向、斜向观察中,100 以内数有哪些排列特点吗? 学生观察百数表,同桌说一说排列特点。 引导学生复习梳理以下排列特点: 横向看: ①左右相邻两个数相差 1,也就是,同一行中,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少 1,反之则多 1。 ②从第二行起,每行中前面 9 个数十位上的数都相同,个位上的数依次是 1,2,3…9,最右边的一个数是整十数(或一百)。 纵向看: ①在同一列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 10。 ②在同一列中个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不相同。 斜向看: ①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斜着观察,斜排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 11。 ②从右上角到左下角斜着观察,斜排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 9。 ③从第二行的 11 开始向右下角看,每个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是相 同的。 教师:同学们,你能根据百数表,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科书第 43 页第 4 题。 教师:请同学们按规律填适当的数,再读数。 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2. 复习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回忆整理。 教师:在刚才的第 4 题中同学们分别填出三组数,下面以大家填的 28,30,32和 59,57,55 为例继续复习。 教师:在第二组数 28,30,32 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学生:32 最大,28 最小。 教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引导学生回答: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十位上小的数就小。 教师:那么第 3 组数 59,57,55 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呢? 学生:59 最大,55 最小。 教师: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引导学生回答: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个位上小的数就小。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这个同学的说法吗?谁能试着把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 法完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答: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十位上小的数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个位上小的数就小。 (2)完成教科书第 43 页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完成教科书第 43 页第 5 题。 课件出示用 92 张卡片排列出“中国梦”的图案,动画演示 10 张卡片装 1 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 完成练习八第 8 题和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说说填数的方法。 2. 完成练习八第 11 题。 引导学生读懂文字中的数学信息,抓准关键信息“比 30 条鱼多一些”进行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汇报。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八第 10 题和第 12 题。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内容呢? 引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