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7100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 课后集训(含解析)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9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单元,解析,集训,课后,第一
  • cover
第一单元 1 【基础测评】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①謇朝谇而夕替  替:废弃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 谣:谣言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④忍尤而攘诟   攘:排斥 ⑤延伫乎吾将反  延:伸长,延长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 朕:皇帝的自称 ⑦进不入以离尤兮 进:上朝做官,出仕 ⑧苟余情其信芳  苟: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⑥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身体)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认为)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会;请人吃酒饭)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交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生活贫穷) B.长余佩之陆离(色彩繁杂) C.固时俗之工巧兮(细致、精巧) D.伏清白以死直兮(纯洁,没有污点)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也不相同。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C.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朕,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陛是宫殿。古代的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C.字又称“表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古人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D.冠,帽子的总称。古代常用“冠巾”来区别贵族和平民百姓,贵族一般戴较为华丽的冠,平民百姓一般戴巾。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大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其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把“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两句与《子衿》中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相似,都传达出对恋人思而不见的煎熬。 (3)《诗经·氓》中,“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比兴手法,由此转向了对女主人公婚后不幸生活的描写。 (4)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和《离骚》中的“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5)《离骚》中表现诗人疾恶如仇、宁愿随流水消逝也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6)小刚在学校书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