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高三模拟测试(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全球重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振华重工,近期在公众号上晒出AI助手———ETO制造交付智能体。它的介入,使振华重工实现对图纸设计、物资采购、生产进度、船运计划等数百个并行交付项目的轻松“拿捏”。这一成功似在证明,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让“老树”萌发“新枝”。 “老树”一线的上海汽轮机厂,面临高额电费问题,每月高达90多万元,且产能每提升10%电费增加21%。为此,工厂搬来了绿色低碳和数字技术救兵: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设施,为恒温车间配置储能系统,并引入能碳双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工厂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6000吨,并节省电费逾600万元。 分析上海2023年的经济总盘会发现,以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新质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成为稳增长主力担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工厂19家。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降本增效,使大量传统制造得以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并贡献高质量产值。 问计新质,再造优势,上海在加速行动。比如,2023年9月,上海市经信委会同市规资局等部门,制定《关于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旨在解决容积率、土地混合应用、规划审批等裉节问题,推动2023年到2025年上海“长”出3000万平方米智造空间。又如,由链主企业带头,力推制造业上下游标识解析,即对制造业中每一个产品、零部件、设备等实体物体或工艺、算法等虚拟资产,赋予一张唯一且全国互认互通的数字身份证。这相当于让各生产要素从讲“方言”变为都说“普通话”。再如,推动大模型在工业主战场加速落地。沪上造船、汽车、航空、重型装备等领域,成为率先拥抱大模型的行动派。2024年9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远海运重工”“中远海运科技”,已正式签约上海羚数智能,而羚数智能正是振华重工ETO制造交付智能体的供应商。 (摘编自李晔《硬核技术解痛点,老制造发“新枝”》)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那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被形象地称为“铁锈地带”。究其根本,主要是以能源和重工业为支柱的城市群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在资源枯竭、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 自身无法主动及时适应变化。新一轮的城市职能分工,使得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配件制造、产品组装、产品销售的地域界限被打破,“铁锈地带”城市对旧有优势的过分依赖,最终成为了阻碍其自我发展的绊脚石。 《时代》杂志写道:“20世纪中叶,如果有城市能象征美国充满活力的经济,那就是底特律。而如今,它显得灰暗又俗气:市中心的街道昏暗肮脏、弯弯曲曲;利维诺伊斯大街沿线的二手车车行的灯光不断闪烁、刺人眼球。但相比城市的样貌,底特律更关心成就……”1960年代鼎盛时期,底特律汽车业在美国居统治地位。然而,固步自封的三大汽车公司很快遇到了日本人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又给了底特律苟延残喘的汽车业致命一击,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14万工人丢掉了饭碗。 像匹兹堡、芝加哥、费城这样的城市,把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放在突出位置,而底特律却独树一帜,把重点放在吸引和监管企业上。城市结构、产业布局,都是以汽车制造的需求为先导,其他产业和需求,包括生活、商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必须为这个终极目标让路。这一策略最终导致了城市用地结构、产业布局的双重不合理。作为美国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