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9028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学业质量评价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958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学业,答案,试题,历史,评价
  • cover
2025年春学期期初学业质量评价 九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第一部分选择题(24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4分) 1.20世纪70年代,中国某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扩大选官范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到:“孝公继位之后,用了卫鞅,把全国的人,都驱到农战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4.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求,而可供享用物质资料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礼仪,明确人们贫、富、贵、贱的分别,使社会有秩序发展。这表明荀子() A.推崇仁政 B.强调礼法并用 C.主张礼治 D.追求精神自由 5.《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创立科举制度 6.下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献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 7.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应为() A.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8.下列关于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光武帝下令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D.黄巾起义的打击 9.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A.西晋 B.东晋 C.隋朝 D.唐朝 10.下图是张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 内容:总结了衣、林、牧、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九章算术》 B.《缀术》 C.《齐民要术》 D.《兰亭集序》 11.《资治通鉴·晋纪九》记载:“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导致江南地区战乱不息 B.加剧南北方经济不平衡 C.为江南地区带来劳动力 D.促进黄河流域的大开发 12.九(3)班开展历史主题辩论会,正方辩手准备了下列论据材料。由此判断,他们陈述的观点是阿拉伯帝国() A.注重法治建设 B.垄断亚非欧贸易 C.建立国际秩序 D.沟通东西方文化 13.关于地球形状,有人主张“天圆地方”,有人认可“地圆学说”。最终,下图中哪条航线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A.① B.② C.③ D.④ 14.《法国简史》中写道: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革命走向成功,法国上至议会,下至城堡开始有人讨论“人的权利”。据此可知,美国独立战争() A.有助于终结美国的封建制度 B.开启废奴运动的历史进程 C.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宣传工具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15.进入19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厂制度 确立 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16.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应该选用的资料是() A.图片:《“解放者”玻利瓦尔》 B.地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C.著作:《华夫脱党与埃及独立》 D.视频:《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17.《剑桥日本史》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采用太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